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|有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|看日本黄色一级高清网站|HEYZO无码专区人妻|成年私人影院免费视频网站|麻豆日韩国产精品欧美在线|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|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

設(shè)為首頁收藏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微信公眾號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號(mzzx2014
    2:掃描左側(cè)二維碼
  • 手機訪問
  •  找回密碼
     立即注冊
    查看: 530|回復(fù): 7

    古代大埔縣大事記

    [復(fù)制鏈接]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樓主
   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4:33 | 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義熙九年(413),立義招縣,縣治設(shè)在湖寮(今古城)。
    大業(yè)三年(607),改義招縣為萬川縣,屬義安郡(潮州)。
    武德四年(621),復(fù)以義安郡為潮州,萬川縣并入潮州海陽縣(今潮安等地)。
    景炎二年(1277),宋帝昺撤退粵東時,曾在三河壩建造營寨(今舊寨村),今仍存“王子殿”遺碑一塊。
    洪武二年(1369),改潮州路為潮州府,統(tǒng)海陽、潮陽、揭陽、程鄉(xiāng)4個縣。
    宣德元年(1426),小靖(今茶陽太寧)人曾秉寬、鄭金龍聚眾攻打縣城(今饒平三饒)、黃崗等地,巡檢魏志統(tǒng)清剿,擒誅90余人。
    成化十三年(1477),析海陽之元歌、宣化、信寧、秋溪、隆眼城、蘇灣、洲、清遠等八都之地,置饒平縣,今大埔縣地劃歸饒平縣。
    正德八年(1513),清遠都(今埔境)黃白眉、雷震等率領(lǐng)農(nóng)民起義,建寨于洲都神泉社的茶山之麓(茶陽城內(nèi)),與閩南農(nóng)民起義互相呼應(yīng),轉(zhuǎn)戰(zhàn)漳州、泉州、潮州等地。
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沙發(fā)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4:46 | 只看該作者
    嘉靖二年(1523),朝廷派張簡督兵鎮(zhèn)壓,黃白眉等被磔(分裂肢體)于三河市(今三河壩)。

    嘉靖五年(1526),巡按熊蘭復(fù)疏請析饒平縣洲、清遠兩都重置縣,改名大埔??h治設(shè)在洲都神泉社的茶山之麓,位南面北。置縣后,西設(shè)三河巡檢司,東南設(shè)大產(chǎn)巡檢司,后遷今楓朗黃沙,西南設(shè)烏槎巡檢司,后遷高陂。

    嘉靖八年(1529),天旱大饑,五、六月,斗米銀二錢,山無遺蕨,民采竹實。盜四起。

    嘉靖十年(1531)五月,暴雨大水。

    嘉靖十七年(1538)三月,地震。

    嘉靖十九年(1540)五月,蝗吃禾盡。

    嘉靖二十三年(1544)正月,地震。夏大旱,直延至秋。

    嘉靖二十四年(1545),春旱秋澇,大饑。

    嘉靖二十六年(1547)正月十八日夜,雷震,雹隨雨下。

    嘉靖三十四年(1555)十一月初一夜,地震。

    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四月,大水淹縣城,民房被淹十之八九,損失之慘,前所未有。

    嘉靖三十六年(1557),知縣吳思立首次編纂《大埔縣志》9卷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),陳村、鄭呂養(yǎng)(雙溪木窖人)聚眾起義,勢力達福建漳州。湖寮生員藍田學(xué)、吳輿言、鄔如晉等與之談判,遂解散。后來倭寇騷擾大埔,陳村等在平定倭寇中立功。

    嘉靖三十九年(1560),倭寇入犯潮陽、揭陽、饒平等地,并由大黃坑(今屬高陂鎮(zhèn)黃坑村)抵雙坑,在雙坑駐扎4個月,殃及湖寮河頭等地。縣令馬俶芳調(diào)浐坑關(guān)相、木窖陳村等,在河頭左右夾擊,倭寇大敗逃遁。嘉靖三十九年八月,倭寇又擾三河,湖寮莒村、雙坑,楓朗,到處擄掠,至十一月始退。據(jù)民國《大埔縣志》“大事志”云:“按阮志載,倭寇非盡屬日本人,大抵多漳州、泉州人挾殘倭以為酋首,以其名號鼓舞徒眾。”嘉靖年間,大埔的鄭八、蕭晚、羅袍、賴賜等在大埔、饒平及福建平和縣邊境組織農(nóng)民起義,公推鄭八為王,各地紛紛響應(yīng)。饒平上饒的張璉也隨之起義。嘉靖三十九年鄭八死后,眾舉張璉為“飛龍國王”,改年號“造歷”。嘉靖四十一年(造歷三年),蕭晚、張璉等的起義卒被平定。

    嘉靖四十二年(1563)夏,筑三河城(今三河鎮(zhèn)匯城)。

    嘉靖四十四年(1565)五月,大靖溪水暴漲,縣城東西門都被沖陷,比嘉靖三十五年大水還高出一尺許,縣城被淹數(shù)日才退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板凳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4:56 | 只看該作者
    隆慶四年(1570)六月六日,大風(fēng)折木毀屋,雨下如注,洪水突漲。湖寮受害特甚。

    隆慶五年(1571)三月,隨雨下雹,大水。巨雹擊壞房屋,擊死禽畜;水,平地漲盈尺,百姓多蕩析離居。

    萬歷十九年(1591)四五月,蝗食禾苗殆盡。

    萬歷二十八年(1600)春,地震,縣城崩圯。

    萬歷二十九年(1601),地震。

    萬歷三十一年(1603)四月,大水,太寧受害尤甚。

    萬歷三十八年(1610),為縣城父子進士——江西按察副使饒相和中書舍人饒與齡建立“絲綸世美”石牌坊,座落茶陽學(xué)前街(今大埔中學(xué)門前)。

    萬歷四十五年(1617)五月,淫雨連旬,大水沖毀民居。

    萬歷四十六年(1618)二月,地震。五月大水。六月又地震。

    天啟元年(1621)春,大雨帶雹。四月大水,縣城、城外居民漂失者半,東北部城基崩陷。

    崇禎四年(1631)七月,大旱,三河壩河水淺可徒涉。

    崇禎六年(1633),秋旱。

    崇禎七年(1634)正月,下雪。

    崇禎八年(1635)六月,地震,十一月四日夜子時又地震,七日申時再震。

    崇禎九年(1636),張燮任修、梁廷表纂《大埔縣志》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地板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5:02 | 只看該作者
    順治二年(1645),江龍據(jù)大埔縣城,劉良機據(jù)三河鎮(zhèn)。

    順治三年(1646),吳六奇(吳勾公)率兵攻下三河,殺劉良機后又擊敗江龍,收復(fù)大埔縣城。

    順治五年(1648),吳六奇復(fù)以大埔之地歸明。

    順治六年(1649),鎮(zhèn)將江龍乘吳六奇出師潮州,再度占據(jù)大埔縣城,惠潮巡撫王芊討之,不克。

    順治七年(1650),清廷派尚可喜克韶州,吳六奇與郝尚久迎降歸清。

    順治八年(1651),清廷派阮國平為大埔知縣。

    順治十三年(1656)秋,大豐收。

    康熙三年(1664),福建省平和縣大溪里蔡滿有軍功,將出任惠州協(xié)鎮(zhèn)。為籌措盤纏,竟綁架詔安縣秀篆鄉(xiāng)富豪丘滿觀索取贖金千元。事為大埔木窖村民黃伊日、黃伊萃偵悉,乃集鄉(xiāng)民20多人,于大埔咸水溪伏擊蔡滿,盡擄蔡滿主仆8人。滿妻投訴于饒平鎮(zhèn)總兵吳六奇。知縣禹昌允奉命圍殲黃伊日等。黃等盡集樓中抗拒官兵,不敵,黃伊日等以積薪引火自焚,村中男女1000多人全部燒死。吳六奇改木窖村(今雙溪鄉(xiāng)木窖村)為沐教村。

    是年,大水,較明天啟元年(1621)水高尺余,民房漂蕩甚眾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5#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5:10 | 只看該作者
    康熙七年(1668),大水,沖崩沿岸土堡,百侯鳴鳳樓被沖毀,湖寮土圍一座崩塌,民房崩塌無數(shù)。

    康熙十一年(1672)正月,下雨夾雹,雹如石礫。

    康熙二十五年(1686),宋嗣京修、藍應(yīng)裕纂《埔陽志》6卷。今存刻本(北京圖書館)。

    康熙二十九年(1690)十一月,大水。

    康熙三十三年(1694)閏五月壬午,大水漲至學(xué)前坎下。

    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冬,恭州村演戲,時屬黃昏,有二虎銜去二人。此后,雙虎繼續(xù)在黃坑、高陂、大麻、黨溪、三洲等地為患。至三十七年,各鄉(xiāng)死于虎患者80余人。

    康熙三十五年(1696),米貴民饑。

    康熙三十六年(1697),大饑,餓殍無數(shù)。

    康熙三十七年(1698)春,恭州二虎互搏自斃。

    康熙四十年(1701)六月,大水,縣城居民漂去十之六七,三河鎮(zhèn)店鋪被沖毀十分之九,百侯溪南岸,樓屋俱淹。

    康熙四十一年(1702)夏,大雨夾雹下,白如蠶繭,平地水盈數(shù)尺。

    康熙四十九年(1710)二月,大雪。

    康熙五十年(1711)正月初八日,百侯火災(zāi),毀店100多間。

    是年,春夏饑。

    康熙五十一年(1712)春寒,淫雨百日。五月,大水。

    康熙五十二年(1713)四月,大水,淹至學(xué)前石獅座盤;五月,大水又至學(xué)前平階,民房多圯。

    康熙五十七年(1718)五月,大水至學(xué)宮前。

    康熙五十九年(1720)正月,大雪折樹。

    康熙六十年(1721)正月,大埔結(jié)冰??滴趿荒?1722)正月,下大雪,竹有實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6#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5:18 | 只看該作者
    雍正元年(1723)七月,大水,比康熙四十年水位還高六七尺。

    雍正三年(1725)八月中秋夜,百侯、同仁陡發(fā)大水,次日中午始退,毀壞店鋪民房無數(shù)。

    雍正四年(1726),大饑。二月二十二日,斗米銀三錢;三月十二日,斗米四錢二分;五月七日,斗米八錢。山蕨、樹葉、草根采食殆盡。兼值時疫,染者即殞命,人民逃離,死者莫可數(shù)計。

    雍正五年(1727),連續(xù)大旱災(zāi),大饑荒,米價高昂,鄉(xiāng)民以蕉根、樹葉、山蕨為食。

    雍正六年(1728),大豐收,晚稻倍增。

    雍正七年(1729)冬,大豐收。

    乾隆三年(1738),劃白芒畬、箭竹洋、下畬子、塘子腹、風(fēng)吹、青麻園等6處歸新設(shè)立的豐順縣。

    乾隆九年(1744)五月初三日,洪水入城,至學(xué)前石獅盤下,自縣城至三河漂沒店鋪民房191間。同年八月十七日,百侯、同仁大水,淹圯民房1413間。

    乾隆十年(1745),藺纂修《大埔縣志》12卷,卷首1卷。今存刻本。

    乾隆十四年(1749),弓沙村颶風(fēng)大作,一墳周圍合抱大樹百余棵,一夕間全部刮倒。

    乾隆十五年(1750)三月廿九日,大水,東南城決,沿河一帶沖毀民房無數(shù)。

    乾隆二十四年(1759)秋,高陂老虎為患,傷30多人。請福建獵人,設(shè)陷井,射殺7只,虎患遂止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,銀溪老虎為患,吃掉2人。

    乾隆三十年(1765)三月三日下午,暴雨,青溪、小靖、蝦蟆湖(今下馬湖)、河背等地山崩,壓死20多人。乾隆三十三年(1768)秋,蝗食禾殆盡。

    乾隆三十四年(1769)二月至四月,雨水連綿,大水兩次漲至學(xué)前。是年大饑。

    乾隆五十三年(1788)六月,豐收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三月初六,地震,一天三次,巖上村地裂,民房數(shù)間陷沒。

    乾隆五十九年(1794)八月,大水,百侯、同仁等處淹沒房屋尤多。乾隆六十年(1795)三四月,大饑,民不聊生,采草根、剝樹皮者遍山野。嘉慶二年(1797)六月二十一日,大水漲至學(xué)前照壁下。嘉慶三年(1798),春旱,立夏后三日才下雨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7#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5:27 | 只看該作者
    嘉慶五年(1800)六月,地震。是年七月十六日,大水,鄞江(汀江)水陡漲至學(xué)前,兩晝夜不退,十八日再漲至風(fēng)門,城沒成河,居民皆露住屋頂,連四晝夜。水退后,慘狀閱月未解除。

    嘉慶九年(1804)春、夏,淫雨,圩場數(shù)月米鹽踴貴。是年,洪先燾纂修《大埔縣志》18卷,卷首l卷。同年刻本8冊。

    道光十年(1830)正月半后,下雪,雪如棉絮,天氣嚴寒。

    道光十一年(1831),地震。

    道光十二年(1832),連年荒歉,民大饑,掘草根、剝樹皮以食,道上乞丐倒斃屢見。

    道光十三年(1833)五月廿七日,大水為災(zāi),水浸入城,八夜未退。百侯淹塌大土樓3座,店鋪100多間,大小房屋無數(shù),溺死200多人。同仁水淹圯房屋1000多座,死亡1000多人,河岸村落房屋人畜盡為洪流席卷。

    是年,大饑荒,餓殍遍野,地方不靖。

    道光十七年(1837),高陂張楊泉開始從暹羅“走水”(稱水客),為大埔縣收僑匯回國的第一人。

    道光二十二年(1842)七月初七晚,大水,浸至圣殿后明倫堂墀下,退后初八復(fù)漲,十二日復(fù)退,衙內(nèi)譙樓、監(jiān)倉、民房倒塌十之六七。

    道光二十三年(1843)七月十五日,大水,浸至城門墀下,三河、大麻、高陂水患尤甚。

    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三月,大風(fēng),下雨夾雹,縣署曾家祠石華表倒塌,仙基坪合抱大樹100多株被折。

    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二月,大雨夾雹,印山大樹被大風(fēng)連根拔起。

    咸豐三年(1853)六月二十日,水漲,浸至圣殿半龕,二十七日才退。

    咸豐六年(1856)十月,蟲食麥苗殆盡。

    咸豐七年(1857),大饑,開倉平糶。

    咸豐九年(1859)二月,太平軍一部由石鎮(zhèn)吉領(lǐng)導(dǎo),自龍巖永定到大埔,占領(lǐng)縣城。各鄉(xiāng)義勇隊反擊縣城,石軍卸下民房門板作浮橋撤退,正渡河,遇大雨,水驟漲,溺死者甚多。余眾渡河后由坪沙經(jīng)松口往嘉應(yīng)而去。

    同治三年(1864)八月,因淫雨、崩山,高陂畬客窠山崩數(shù)十丈,窠底發(fā)現(xiàn)100多株大樹,大可合抱,小徑尺余,質(zhì)堅、色黑,鄉(xiāng)人取來制家具。

    是年十月,太平軍侍王李世賢、康王汪海洋率部陷大埔,后進據(jù)福建之汀州、漳州。

    同治四年(1865)四月十二日,太平軍由康王汪海洋率領(lǐng)(約10多萬人)進入大埔,在小靖與參將鄭紹忠打了一仗,太平軍死傷700余人,敗退撤至鎮(zhèn)平(今蕉嶺)。

    是年九月,太平軍汪海洋部在江西受挫折,返福建平和、廣東饒平后又復(fù)回師大埔,因清廷閩、浙總督左宗棠統(tǒng)大兵由閩下駐防大埔城花園墩,粵東炮船十?dāng)?shù)艘由左督師扼駐三河。由于太平軍沒有及時攻占兵家必爭之地——三河壩,以致敗亡。

    同治六年(1867),百侯鄉(xiāng)人赴大塘市,途遇暴雨,奔避船中,船小人多,溺死36人。

    同治八年(1869)三月,下大雨夾大雹,坪沙、太寧、長治、長富、永青、石上六甲民房瓦頂多被打碎。

    同治十二年(1873),張鴻恩修、饒于磐纂《大埔縣志》18卷,卷首1卷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• 打卡等級:常駐代表
    • 打卡總天數(shù):45
    • 打卡月天數(shù):0
    • 打卡總獎勵:18327
    • 最近打卡:2024-12-11 17:11:52

    702

    主題

    1343

    回帖

    2萬

    積分

    管理員

    積分
    24439
    8#
     樓主| 發(fā)表于 2022-12-26 20:35:36 | 只看該作者
    光緒十六年(1890)八月,高陂鎮(zhèn)發(fā)生火災(zāi),從午時起,燒至戌時,大火延及上街、下街、后街、柴行街,燒毀店鋪100多間。

    光緒十八年(1892)十一月二十八日起,嚴寒,水皆成冰,深山窮谷,積雪二三尺許,至翌年四月始消,草木多隕,人畜凍死甚眾。

    光緒二十年(1894)四月,洪水,城內(nèi)黃氏存耕堂后樓被沖塌,死19人。

    光緒二十四年(1898),大旱,百侯禾稼無收。

    光緒二十六年(1900),蕭啟元、詹潤生倡募慈善基金,以款交商家生息,設(shè)同善堂施棺木醫(yī)藥。

    光緒二十七年(1901)八月,大旱,至翌年四月共8個月未下雨,溪水干涸,田地失耕,三河往舊寨、東文部均可涉足過江。

    光緒二十八年(1902)春夏間,高陂三洲鄉(xiāng)鼠疫蔓延,死60多人,至五月中旬始息。

    光緒三十年(1904)六月,水災(zāi),大麻社銀溪沿岸橋路田地半數(shù)遭沖圯,溪口商店崩塌數(shù)間,李子坪山崩,龍頸凹橋毀。

    是年,張龍云、張際云、饒熙、彭蔭薌、鄒魯?shù)热藙?chuàng)辦樂群中學(xué)。民國3年(1914)改名大埔縣立第一中學(xué)(今大埔中學(xué))。

    光緒三十一年(1905),創(chuàng)辦在城官立高等小學(xué)堂,公立仰文、永青高等小學(xué)堂,坪沙丘氏兩等小學(xué)堂,埔北兩等小學(xué)堂,洲田劉氏初等小學(xué)堂等。

    光緒三十二年(1906)十一月,三河城天花流行,幾十名兒童染病死亡。

    是年,創(chuàng)辦三河醫(yī)局。永興甲戴芷汀每年捐資250元為常年經(jīng)費用以施醫(yī)、施藥。

    宣統(tǒng)二年(1910)夏,三河天花流行,有幾十名兒童染病身亡。

    是年六月十四日,高陂內(nèi)山數(shù)百人集隊反對釘門牌,到高陂仰文學(xué)校(今高陂中學(xué))燒圖書器具,燒掉黃、李兩姓人住房兩座,搶搗廖某商店l間(當(dāng)時因為省咨議局議員羅文光回籍在仰文學(xué)校設(shè)宣講所,鄉(xiāng)民認為釘門牌即收人頭稅,宣講所即為抽收人頭稅機關(guān))??h令胡良銓馳請府道派兵鎮(zhèn)壓,后經(jīng)胡知縣與各鄉(xiāng)紳士多方斡旋,風(fēng)波方息。

    宣統(tǒng)三年(1911)三月,三河鼠疫流行,染疫死亡者140多人。

    是年七月,水災(zāi),在城之汀江、漳河、靖河三水同時暴漲,浸入縣署二門,五日始退,其水位超過道光二十二年和咸豐三年。華僑曾捐款賑濟。

    是年秋,革命軍光復(fù)大埔,成立縣政府。

    是年十月,鄉(xiāng)人陳喬谷驅(qū)逐巡檢李嘉穎,自稱都校。

    是年十一月,江西、廣東、福建三省的三點會頭領(lǐng)林嵩山到三河強迫商民入會,被管帶藍揆芳當(dāng)場擊斃1人,擒11人,解汕處決,林嵩山中途逃逸。

    是年十二月,由高陂羅云石、楓朗羅子衡集股購買的鐵底船大埔第一艘小輪船“捷安”號開航。

    是年冬,縣令胡良銓見清廷大勢已去,表示愿意交出公文鈐印,十三區(qū)自治會代表決議成立臨時政府,選張龍云為民政長。地方地痞趁機騷擾,胡良銓也乘機逃逸,臨時政府無形瓦解。后,全縣公民大會改推張秩卿為民政長(未就任)。十月,安撫使熊長卿派管帶刁其昌駐埔城,眾推刁其昌為臨時縣長,局勢暫告安定。

    是年,茶陽城西仙基橋興建(于1915年建成)。
    回復(fù)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    客服微信號

    梅州本地通客服微信

    微信服務(wù)號

    梅州本地通微信公眾號

    微信訂閱號

    梅州本地通微信公眾號

    訪問手機版

    梅州本地通手機版

    QQArchiver 手機版 小黑屋 梅州本地通 ( 粵ICP備17110913號 )

    Copyright © 2012- 梅州市本地通傳媒科技有限公司

    快速回復(fù) 快速發(fā)帖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